基層工作薪高 念大學的人變少 長期不利整體經濟

新冠疫情衝擊過後,目前全國大學學生人數依然比疫情前少100萬人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,當前不需高學歷的工作簡單好找且薪資水準大漲,讓不少民眾深造意願降低;然而,這非但可能只是個人的短期利益,甚至恐會對整體經濟造成傷害。
全國公共廣播電台(NPR)報導,這種利益恐怕只是短期的,因為擁有學士學位以上者較不容易受到失業衝擊,而且長期來看得不償失。喬治城大學研究發現,擁有學士學位者一生的收入總額中位數為280萬元,比高中學歷者多75%以上。
這不單只是個人得不償失的問題,更可能牽涉到家人、乃至整體經濟。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托拉尼·布里頓(Tolani Britton)就表示,如果一位年輕人連續15年都領基層工資,屆時他還有家人要顧,那他跟他的子女們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社經地位嗎?
大學生人數愈少,代表高階人才減少,可能進而對美国經濟產生長期傷害。喬治城大學教育及勞動力中心主任卡內維爾(Tony Carnevale)表示,現在美国有愈來愈多工作需要相當技術,代表對這個經濟體來說,大學學歷變得非常重要。
卡內維爾表示,民眾有薪資就會消費,與之對應的是消費板塊就有工作機會;因此,一個人擁有大學學位,更容易找到更高薪的工作後,就能對國家經濟有貢獻,這會讓全民變得更為富裕,擴大就業人口,還能增加政府稅收,還能減少政府在福利及犯罪矯正上的開支。
卡內維爾表示,疫情造成的大學生人數減少又以社區大學為甚,代表差距又會再次擴大,可能會傷害經濟。布里頓表示,當企業陷入人才窘境,就會造成稅收減少,貨物及服務供給無法到位,雙雙缺貨及漲價,目前因新冠疫情造成此情況,如果未來人才無法補齊,情況還會更惡化。
上一則
俄隨時會發動攻擊 布林肯將親訪烏克蘭並會俄外長
下一則
緩解人力荒 大卡車駕駛年齡限制擬由21歲降至18歲
[美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